2022年代表性中文文章
发布时间:2023-03-27| 序号 | 教师姓名 | 题名 | 文献来源 |
| 1 | 曹广忠 | 中国人口户籍迁移与非户籍迁移的比较 | 地理学报 |
| 2 | 曹广忠 | 2000—2020年中国人口分布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| 地理学报 |
| 3 | 曹广忠 | 人口流动对区域老龄化进程的影响——一个方法论探讨 | 地理研究 |
| 4 | 柴彦威 | 转向企划—活动系统研究的时间地理学 | 地理科学进展 |
| 5 | 柴彦威 | 行为地理学的学科定位与前沿方向 | 地理科学进展 |
| 6 | 柴彦威 | 生活圈规划嵌入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考 | 规划师 |
| 7 | 柴彦威 | 从防灾生活圈到安全生活圈——日本经验与中国思考 | 国际城市规划 |
| 8 | 柴彦威 | 本期主题:城市体检评估 | 上海城市规划 |
| 9 | 柴彦威 | 城市体检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| 上海城市规划 |
| 10 | 陈效逑 | 中国北方树木秋季物候的过程模拟及其区域分异归因 | 植物生态学报 |
| 11 | 陈彦光 | 城市标度研究的起源、本质和主要方向 |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(自然科学版) |
| 12 | 程和发 | 有机污染物的高铁酸盐氧化去除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| 环境科学研究 |
| 13 | 戴林琳 | 武汉城市圈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| 水土保持研究 |
| 14 | 董豫赣 | 体式与应变 | 建筑学报 |
| 15 | 董豫赣 | 表意的缝隙 | 建筑学报 |
| 16 | 方精云 | 《中国植被志》研编规范的若干说明、补充与修订 | 植物生态学报 |
| 17 | 方精云 | 中国及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及其对碳中和的贡献 | 中国科学:生命科学 |
| 18 | 冯长春 | 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商品住房价格影响研究——以全国29个大城市为例 | 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 |
| 19 | 冯长春 | 面向碳中和的规划响应 | 城市规划 |
| 20 | 冯长春 | 国外乡村地理关系研究范式进展与启示 | 地理科学进展 |
| 21 | 冯长春 | 绿隔政策背景下北京市村庄改造特征及规划策略 | 规划师 |
| 22 | 冯长春 | 国家级贫困县政策的减贫效应及其空间异质性 | 经济地理 |
| 23 | 冯长春 | 城乡结合部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| 人文地理 |
| 24 | 贺灿飞 | 企业本地根植对城市出口产品结构动态的影响研究 | 地理科学进展 |
| 25 | 贺灿飞 | 区域产业相关多样化和非相关多样化对中国出口市场多样化的影响 | 地理科学进展 |
| 26 | 贺灿飞 | 关系经济地理学与贸易网络研究进展 | 地理科学进展 |
| 27 | 贺灿飞 | “双循环”新格局与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——基于价值链分工和要素流动视角 | 地理学报 |
| 28 | 贺灿飞 | 多维邻近性、贸易壁垒与中国——世界市场的产业联系动态演化 | 地理学报 |
| 29 | 贺灿飞 | 外资效应、经济复杂度与内资企业出口市场拓展 | 地理研究 |
| 30 | 贺灿飞 | 探索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地理学——“环境经济地理学的创新与发展”专辑序言 | 地理研究 |
| 31 | 贺灿飞 | 环境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现状与挑战 | 地理研究 |
| 32 | 贺灿飞 | 贸易中介对于企业出口产品多样化的影响 | 经济地理 |
| 33 | 贺灿飞 | 区域潜在比较优势与出口升级 | 经济研究 |
| 34 | 贺灿飞 | 区域高质量发展: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 | 区域经济评论 |
| 35 | 贺灿飞 | 基于关系视角的企业直接投资区位选择——过程与机理 | 人文地理 |
| 36 | 贺灿飞 | 中国纺织业出口贸易网络扩张 | 世界地理研究 |
| 37 | 贺灿飞 | 中国国际科研合作网络的时空演化特征与驱动力 | 中国软科学 |
| 38 | 贺灿飞 | 中国环境产品进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 | 自然资源学报 |
| 39 | 贺金生 | 外源氮添加对高寒草地门源草原毛虫种群密度的影响 | 生态学报 |
| 40 | 李本纲 | 基于光能利用率集成模型的GPP估算不确定性研究 | 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 |
| 41 | 李双成 | 孪生空间及其应用——兼论地理研究空间的重构 | 地理学报 |
| 42 | 李双成 | 城市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率的影响 | 中国环境科学 |
| 43 | 李有利 | 山西地堑系北部六棱山北麓断裂西段晚第四纪右旋走滑速率的约束 | 第四纪研究 |
| 44 | 林坚 | “双碳”目标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及用途管控 | 科技导报 |
| 45 | 林坚 | 国土空间治理与央地协同:基于“区域—要素”统筹的视角 |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|
| 46 | 林坚 | 2021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2年展望——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分报告 | 中国土地科学 |
| 47 | 刘耕年 | 四川康定折多山末次冰盛期古冰川重建及其气候意义 | 冰川冻土 |
| 48 | 刘鸿雁 | 中国落叶栎类末次冰盛期避难所及冰后期分布变化 | 中国科学:地球科学 |
| 49 | 刘涛 | 中国农业转移人口的户籍迁移家庭化决策 | 地理研究 |
| 50 | 刘涛 | 迁移者的居留、返乡与再迁移决策——基于事件史的分析 | 地理研究 |
| 51 | 刘涛 | 中国少数民族生育转变:过程及影响因素 | 人口研究 |
| 52 | 刘涛 | 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指标分配逻辑:兼论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 | 自然资源学报 |
| 53 | 刘涛 | 2000—2020年中国人口分布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| 地理学报 |
| 54 | 刘涛 | 人口流动对区域老龄化进程的影响——一个方法论探讨 | 地理研究 |
| 55 | 卢晓霞 | 长江经济带某石化场地土壤中污染物分布与微生物特征 | 地学前缘 |
| 56 | 陆雅海 | 大数据时代土壤微生物地理学研究综述 | 生态学报 |
| 57 | 陆雅海 | 土壤拟杆菌与梭菌分解多糖类有机物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| 微生物学通报 |
| 58 | 蒙吉军 | 中国土地资源生态敏感性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 | 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 |
| 59 | 蒙吉军 | 中国自然资源生态服务重要性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 | 自然资源学报 |
| 60 | 彭建 | 地表城市热岛效应的概念内涵与定量刻画 | 地理学报 |
| 61 | 彭建 | 从光谱指数到融合数据集的全球植被遥感数据产品 | 地理学报 |
| 62 | 彭建 | 面向多重生态保护目标的广东省生态系统服务退化风险情景模拟 | 生态学报 |
| 63 | 彭建 | 整合多重生态保护目标的广东省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| 生态学报 |
| 64 | 彭书时 | 湿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生态效应 | 中国科学基金 |
| 65 | 朴世龙 |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估算:方法、进展、展望 | 中国科学:地球科学 |
| 66 | 朴世龙 | 试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在“碳中和”目标中的作用 | 中国科学:地球科学 |
| 67 | 唐晓峰 | 运河渠道与历史上北京区域性的变迁 | 北京社会科学 |
| 68 | 陶澍 | 固体燃料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动态及热点——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 |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|
| 69 | 童昕 | 电动化转型对车载铅蓄电池溯源潜力影响评估 |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|
| 70 | 王长松 | 京杭运河城市景观感知差异研究 | 城市发展研究 |
| 71 | 王志恒 | 全球变化情景下的中国木本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 | 生物多样性 |
| 72 | 王志恒 | 山地物种海拔分布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| 生物多样性 |
| 73 | 王志恒 | 动态生态位:构建群落生态学理论的新框架 | 中国科学:生命科学 |
| 74 | 吴必虎 | 游历发展分期、型式与影响:一个研究框架的建构 | 旅游学刊 |
| 75 | 吴必虎 | 为国家公园设护栏,为全民共享搭看台:评《国家公园设施绿色营建》 | 生物多样性 |
| 76 | 吴必虎 | 生态保护红线战略视域下自然保护地如何划界和分区管控? | 生物多样性 |
| 77 | 张家富 | 旧石器和古人类遗址释光测年技术的可靠性和测年上限 | 人类学学报 |
| 78 | 赵鹏军 | 高铁站可达性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空间分异研究 | 地理科学进展 |
| 79 | 赵鹏军 | 流空间视角下中国城市群网络结构特征比较——基于铁路客运班次的分析 |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|
| 80 | 郑成洋 | 氮添加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| 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 |
| 81 | 周丰 | 松辽流域生态流量赤字及其成因 | 环境科学学报 |
| 82 | 朱彪 | 氮磷添加对温带和亚热带森林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 | 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 |
| 83 | 朱彪 | 北京东灵山两种温带森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、温度敏感性及矢量特征的季节动态 | 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 |
| 84 | 朱彪 | 氮磷添加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:进展与展望 | 植物生态学报 |
| 85 | 朱晟君 | 高铁开通对城市间出口产品结构相似度的影响研究 | 地理科学 |
| 86 | 朱晟君 | 高级别景区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 | 地理科学进展 |
| 87 | 朱晟君 | 经济全球化变革下的世界经济地理与中国角色 | 地理学报 |
| 88 | 朱晟君 | 多维邻近性对区域创新合作网络形成的影响——基于江浙沪医学科研机构的实证 | 地理研究 |
| 89 | 朱晟君 | 技术关联、交通可达性与企业生产率——基于公路和铁路的研究 | 地理研究 |
| 90 | 朱晟君 | 外资企业的环境溢出对内资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 | 地理研究 |
| 91 | 朱晟君 | 技术关联与土地财政对区域产业演化的影响 | 世界地理研究 |